涌泉准确位置图片和作用(找涌泉正确的方法)

作者:sese123
围观群众:57
更新于

【单穴功用】

至阳,又名肺底。在背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,为督脉经穴。至者达也、极也。如四时节令,夏至为夏之至极,冬至为冬之至极。人身以背为阳,而横膈膜以下为阳中之阴,横膈膜以上为阳中之阳。该穴内近于心,背为阳,心为阳中之阳。阳中之阳,即阳之至也,故名至阳。本穴具有理气宽胸、下气平喘、利胆退黄之功。用于治疗黄疸、咳嗽、气喘、脊强、背痛、胃脘痛。

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:清热利湿退黄类 至阳—涌泉

涌泉,又名地衢、地冲、厥心。在足底部,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,约当足底第2、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/3与后2/3交点上,为足少阴肾经腧穴,乃本经脉气所出,为井木穴。肾为水脏,穴如泉水涌出,故名涌泉。本穴又是回阳九针穴之一,它具有通关开窍、苏厥回逆、镇静安神、清热降火、平肝息风之功。用于治疗尸厥、喑不能言、善恐易惊(如人将捕之)、中风、小儿惊风、痫证、脏躁、头眩眼黑、巅顶疼痛、咽肿、喉痹、鼻衄、身热、胸痛、心中结热、胸胁支满、咳嗽喘闷、身面发黄、胃脘疼痛、食欲不振、口渴引饮、水肿、大便难、腰痛、足心热、五趾尽痛、足不践地、疝气、阳痿、风疹、高血压。

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:清热利湿退黄类 至阳—涌泉

【伍用功能】

至阳为督脉经穴,有舒调胸中阳气、理气宽胸、宣闭止痛、下气平喘、利胆退黄之功;

涌泉为肾经脉气所出,为井木穴,有滋肾阴、清虚热,通窍络、苏厥逆、镇静安神之力。

至阳以利胆退黄为主;涌泉以滋阴清热为要。二穴伍用,一上一下,上下呼应,清热利湿退黄之功益彰。

【主治】

1.黄疸,症见全身发黄,证属阳黄者。

2.急性胆囊炎、急性肝炎。

【操作法】

至阳:俯伏或俯卧,于后正中线与两肩胛骨下角连线的交点处,当第7胸椎棘突下方是穴。针尖向上斜刺0.5~1寸。若针感向心窝放散,其效更佳。

涌泉:仰卧,五趾跖屈,于足跖心前部正中凹陷处取穴,约当足底(足趾除外)的前、中1/3的交点,当第2、3跖趾关节稍后处。直刺0.5~1寸。

【经验】

至阳—涌泉伍用,出自《卧岩凌先生得效应穴针法赋》:"胸结身黄取涌泉而即可应在至阳。"吕老体会,针刺至阳时,针感宜向上腹放散为佳,不仅可用于治疗肝胆疾病,而且对各种胃脘痛(急、慢性胃炎,胃痉挛,胃溃疡,十二指肠球部溃疡),均有良好的止痛作用。

非特殊说明,本文版权归 瓷湾有趣网 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.

本文分类: 科技

本文标题: 涌泉准确位置图片和作用(找涌泉正确的方法)

本文网址: http://chcicam.com/keji/764.html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网站分类
搜索
最新留言
    标签列表